第(3/3)页 第五,商号之间搞研究最后会形成良性的竞争,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和领先的技术优势,就会不断的研究进行迭代升级,形成一道技术护城河,让海外势力无法打入。 且在升级的过程中,生产工艺的改进、 管理人员水平的提升、供应体系的流转等等都能成体系的用到其他行业。 第六,成果在市场上推广后就会产生极大的税收,为国科院提供资金。 最后,商人不商人的无所谓,反正都是大明的百姓,无论是研究成果还是研究过程中培养的人才,那都是在大明境内,壮大的是大明的国力。” “至于说垄断市场、百姓买单,这也不用担心,物价是由市场决定的,定价太高没人买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,而且又不止一个商号在研究。 最不济不是还有朝廷兜底嘛,我们尊重他们的研究成果,但他们也得遵守大明的律法,你可以赚银子,但不能吃相太难看。” “资敌的事儿更不可能发生,因为他们只能研究民用的东西,且卖给海外诸国的时候也要先得朝廷优先,朝廷不买了才能轮的到海外诸国。” “至于说我们九年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被商人挖走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,现在我们只是一所大学,未来可能就是三所、十所,一年两三万人毕业。 按照八岁入学,九年培养,毕业十七岁,十年后他们才刚好是青年,二十年后是壮年,二十年后有四五十万大学毕业的,朝廷的研究院才能用多少? 即便是有一部分走胥吏路径,剩余的我们也用不了,商人搞研究也算是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。” “所以总得来看,商号搞研发是有利而无一害。” 崇祯一番言论之后,群臣都张大了嘴巴,眼中满是惭愧之色。 皇帝说的这些他们竟然给忽略了,既然皇帝能将官道、港口以及官道上的钞关交给商人,那这商人搞研究也肯定是可行的。 仔细一想的确如皇帝所说,只要不是搞军需类的研究,商人搞研究是真的全都是益处。 但几息之后,毕懋康再次出声了:“陛下,那商号开出的条件比朝廷高,将我们优秀毕业生都吸走了怎么办?” 崇祯端起茶轻轻的喝了一口,轻声道:“这个就更不用担心!” 第(3/3)页